tml <tml lang="zh-CN" <ead> 投资中国“最大一单”:大摩9亿注资海螺水泥-水泥网

投资中国“最大一单”:大摩9亿注资海螺水泥

      三巨头悉数结盟外资 国内水泥业“三分天下”

      继华新集团和山东山水集团相继引入外资后,国内头号水泥企业海螺集团也开门迎来外国战略投资者。

     
至此,内地本土三大水泥企业已全数与外资结盟。

      海螺牵手大摩

       1月6日,海螺水泥(600585.SH,0914.HK)发布公告,摩根士丹利旗下添惠亚洲有限公司(MSAsiaInvestmentLimited)与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下称中金公司),分别买下海螺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螺水泥)10.51%和3.82%的股权。此次,海螺水泥共获得两家财团共计近2亿美元的投资,其中大摩付出的转让价款总额为8.976亿元人民币。

      注资海螺水泥,是迄今为止大摩在中国最大的一笔投资生意。而这已是大摩第二次出手投资国内水泥业。

      2005年10月,同样是添惠亚洲有限公司出马,联合鼎晖投资出资5000万美元,一举购入国内第二大水泥企业山东山水集团30%的股份。

      目光挑剔的华尔街投资大亨,为何盯上了国内“三大投资过热行业之一”的水泥领域?

      银河证券高级研究员洪亮认为,目前中国水泥业正面临淘汰落后生产线的大转型,这为外资进入中国水泥企业提供了低成本扩张的绝佳时机。此外,目前中国水泥平均价格仅为25美元-30美元/吨,在全球范围基本处于最低水平。在欧美市场,水泥价格高达70美元-80美元/吨,日本市场更是达到了100美元/吨,即使是在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水泥平均价格也在60美元/吨左右。显然,在行业结构调整完成之后,中国主力水泥企业利润上升空间巨大。

      而作为全球第七大水泥企业,海螺水泥已经把国内竞争对手抛在了后面。2005年1月-9月,海螺水泥主营业务收入72亿元,利润总额近5亿元,净利润近3个亿,三项指标都名列全国20家水泥上市公司的第一位。

      “引入战略投资者有利于改善公司的财务结构,破解融资难题。”洪亮说,与引入国际水泥巨头作为合作伙伴不同的是,作为世界顶尖的投资银行,在操作手法上,大摩和IFC一般不会参与企业的直接管理,但会在资本运作和海外融资方面为所投资的企业提供支持。而对于海螺来说,技术和管理都问题不大,目前最急需解决的便是资金问题。因此双方的需求可谓一拍即合。

      事实上,在此之前,中金公司与海螺水泥已有渊源。2005年10月,中金公司将其发行熊猫债券所获的11.3亿元人民币中抽出6.5亿元贷给了海螺水泥。

      一位知情人士称,此次引入战略投资者所获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海螺水泥的回转窑废气余热发电项目。

      外资中国战略新阶段

      “2005年是外资进入中国水泥业力度最大的一年,看来2006年这种热度还将升温。”雷前治说“不仅跨国水泥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市场,连国际财团也瞄准了这个领域。”

      雷前治说,水泥业第一轮外资进入高潮是在1992年至1997年,以世界第一大水泥巨头拉法基成立北京兴发水泥有限公司为起点。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外国水泥企业直接在中国投资兴建水泥厂。

      从去年起,外资投资中国水泥业进入新阶段,其特征是跨国巨头纷纷采取入资的手段进入国内优质水泥企业。

      2005年5月,全球第二大水泥制造商瑞士霍西姆(Holcim)注资国内水泥前三强之一华新水泥8亿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2005年8月,全球水泥老大拉法基与瑞安建业重组成立合资公司。2005年9月,全球水泥业另一大鳄德国海德堡水泥公司出资1.278亿元,收购了华北地区水泥老大冀东水泥的子公司陕西扶风和泾阳公司近半数股份;一个月之后,摩根士丹利旗下添惠亚洲有限公司,一举买下山东山水集团30%股份。

      雷前治认为,外资进入中国水泥业第二轮高潮的特点还表现为,不只是跨国水泥巨头竞相进军中国市场,而且以摩根士丹利为代表的国际投行也对这个行业产生了极大兴趣。

      事实上,通过跑马圈地,外资已在中国瓜分了势力范围。包括云贵川和重庆在内的西南地区,是拉法基瑞安经营数年的地盘;日本太平洋水泥,已在大连、秦皇岛等东北地区站稳脚跟;在占据全国水泥消费量40%的华东市场,两大水泥企业都有大摩的身影;华中地区,有霍西姆盘踞;西北市场,则有海德堡先入为主。

      此外,台资水泥的势力也不容忽视。目前台湾的四大水泥企业都已在内地投资建厂。嘉新水泥在江苏、上海的相关企业不少于8家;台湾亚洲水泥公司沿长江流域设厂,在上海、江西和武汉都有它的水泥公司;由辜振甫家族控股的台湾水泥公司则在福州成立了福州台泥公司;台湾的另一大水泥公司环球水泥建厂则以宁波为中心,延伸到上海。

      而外资对中国水泥市场瓜分仍在继续。

      记者从中国水泥网获悉,收购完英国RMC公司后,全球最大产值的水泥和混凝土企业墨西哥CEMEX公司正筹划进入中国市场。

      三分天下

      随着大量外资企业攻城略地,中国水泥行业的江山是否半壁已失?

      雷前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尽管来势凶猛,但外资在中国水泥市场还远没有形成垄断。”

      雷说,原因在于,和其他国家宏观调控行业相比,中国水泥行业的集中度非常低。据统计,全国销售收入在1500万元以上的水泥企业多达5000家。在2000年,中国水泥前10强所占的市场份额仅为全行业的4.5%,5年后才提高至10%左右。

      拉法基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文英勇说,中国西南地区的水泥需求量已达1亿吨/年,即使在整合了瑞安水泥后,拉法基在西南的产量达到1700万吨,在西南地区的市场分额也不过17%。

      那么,按现在的趋势发展下去,未来外资将来会不会掌控国内水泥业?

      雷前治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国家的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如果政府对水泥行业扶持多一点,外资进入可能会慢一些;如果国内贷款门槛很高,外资进入的步伐肯定会加快。

      中国社科院专家王建民分析认为,随着外资的大量涌入,内地水泥市场已形成三大“军团”:一是以大型水泥企业为主导的大陆本地企业,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优质水泥的比例;二是集中在华东、华中与华南地区的台资企业;三是外资巨头。由于跨国巨头在技术和资金方面的优势,在水泥高端市场,特别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方面,外资将占据更多的主导权。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