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建材市場亟待整治
近年來,西藏建材市場迅速發(fā)展,競爭日益激烈。僅以拉薩市為例,現在,在市區(qū)范圍內的大大小小建材生產廠家和銷售各類建材的商戶已逾千家。天海建材市場是目前西藏最大的一家專業(yè)化建材市場,2001年4月開業(yè)時,進駐商戶大多門庭冷清,人氣不足,可是,到了2002年下半年,整個市場便已出現購銷兩旺景象,市場上的建材種類應有盡有,而且在品牌、產地上也琳瑯滿目、日益增加之勢。 市場管理方不得不考慮在建好了第二期工程的基礎上建設第三期工程。透過繁榮景象的背后,西藏建材市場暴露出來的卻是“魚龍混雜”、“莨莠不齊”局面。西藏自治區(qū)建設廳工程質監(jiān)總站副站長米瑪次仁說,目前,西藏建材市場上銷售的混凝土預制構件和制品及防水材料、內外墻乳膠漆、建筑鋁材、管材管件、低壓柜、電線電纜等建筑裝飾裝修材料的質地狀況卻不容樂觀,市場秩序比較混亂。如,拉薩市內就有兩家企業(yè)生產大量非標建筑用PVC水管并流入建筑市場,部分屋面防水使用的SBS、APP卷材及涂料偽劣現象突出。一些被內地有關部門禁止或限制流入市場的防水材料通過各種渠道大量流入拉薩市場。米瑪次仁說,有經驗的人可以用手、眼鑒別出產品的優(yōu)劣。 然而,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因為缺乏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和檢測手段,在購買涂料、油漆等材料時就只能聽老板們的吹噓了。市場必須整治和規(guī)范米瑪次仁說,造成西藏建材市場混亂的原因和現象很多,集中起來,問題卻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掛羊頭賣狗肉”。一些商戶打著銷售名牌產品的幌子和“某某產品西藏總代理”的牌子,實際上,賣出去的產品大都是質量以次充好、以劣充優(yōu)的貨色。在有關部門的執(zhí)法檢查中,他們往往連生產廠家的委托書或與廠家簽訂的合同書等手續(xù)都拿不出來。 二、“偷梁換柱,瞞天過海”。一些生產企業(yè)生產行為極不規(guī)范。他們采取欺騙手段,先按國家標準生產一批合格產品以應付有關部門的檢查,以騙取生產合格證等手續(xù)和信譽。背地里,卻大批生產假冒偽劣商品。更有甚者,采用非法手段,購進名牌產品的合格證、外包裝等為自己的“敗絮”作“嫁妝”,牟取暴利。有銷售商說,許多所謂的名牌涂料、環(huán)保涂料等,其實就是在拉薩或區(qū)內其他地方生產的東西。只不過,其外包裝是從外地買的或訂做的。 三、建筑市場的不規(guī)范導致了建材市場的混亂。一方面,工程招投標及包工包料給假冒偽劣產品的推銷以可趁之機。競標導致相互壓價,壓價導致施工中的偷工減料,以次充好,以劣充優(yōu);另一方面,建材生產廠家為了迎合建筑市場上一些不法分子偷工減料的需要,欲占領或拓寬產品銷售市場,也無視國家法規(guī)和生產標準,竭力降低生產成本和產品銷售價格,導致假冒偽劣產品大行其道。以防水卷材為例,由內地正規(guī)廠家生產的合格產品在拉薩銷售一般都不低于34元/平方米,而不合格產品卻從不超過16元/平方米。不同價位產品的質量優(yōu)劣狀況由此便可想而知。 加大整治力度刻不容緩.今年7月底8月初,西藏自治區(qū)工商局、建設廳、質監(jiān)局、環(huán)保局等部門和單位聯合行動,以拉薩為重點對西藏裝飾裝修材料市場中存在的各種違法違規(guī)行為進行了專項整治,意欲根據市場檢查中發(fā)現的和消費者舉報、投訴情況,對大案要案追根溯源,嚴厲查處,從源頭上堵住假冒偽劣產品的銷售渠道。有關部門對生產、經營假冒偽劣建材的廠家、商戶依法暫扣營業(yè)執(zhí)照、收繳過期總代理授權牌匾、責令停業(yè)整頓,責成西藏天海等建材市場建立和完善包括進貨驗收制度在內的有關規(guī)章制度,加強內部管理。提出了工商、質監(jiān)、環(huán)保、建設等部門派人進駐市場,聯合辦公,實行駐場式管理和定期碰頭研究整改方案的意見,大力整頓拉薩建材市場 。 |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jiān)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