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一院青藏鐵路三項科研成果通過專家鑒定
鐵道部科技司日前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對中國鐵建鐵一院完成的《青藏鐵路多年凍土路基工程技術》、《青藏鐵路多年凍土隧道工程技術》和《青藏鐵路多年凍土橋涵工程關鍵技術》三項科技成果分別進行了鑒定。中國工程院院士周鏡、王夢恕、周豐峻,勘察設計大師張煒等國內一批著名的凍土和隧道、橋涵專家參加了鑒定會。
專家們對《青藏鐵路多年凍土路基工程技術》成果給予了很高評價,認為,該項目通過系統(tǒng)的研究并結合多年凍土工程實踐,形成了主動降溫、冷卻地基、保護凍土的設計思想,實現(xiàn)了凍土工程設計由靜態(tài)到動態(tài)、由被動到主動、由單一到綜合的轉變。并借鑒國內外研究成果,應用青藏鐵路凍土研究的最新成果,編制完善了青藏鐵路多年凍土區(qū)勘察、設計、施工暫行規(guī)定,為勘測設計和施工提供了規(guī)范性依據,填補了我國凍土區(qū)鐵路勘察、設計、施工規(guī)范的空白,體現(xiàn)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凍土技術的最高水平。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成果總體上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同意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在對《青藏鐵路多年凍土隧道工程技術》科研成果進行的鑒定中,專家們一致認為,成果揭示了多年凍土隧道洞內、外氣溫及圍巖地溫的分布特征,提出了青藏鐵路多年凍土隧道洞內、外氣溫變化對圍巖凍融圈的影響特性,并進行了隧道隔熱層效果的評價;提出了 “一次襯砌+防水層+隔熱防脹保溫層+防水層+二次襯砌”保護凍土、減小凍脹力、有效控制凍融圈范圍的襯砌結構,保證了圍巖及結構的穩(wěn)定;提出了“洞外截排、洞內防堵、隔熱、水溝保溫等多道防線綜合治理”的原則及綜合防排水措施,為凍土圍巖回凍創(chuàng)造了條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達到了襯砌不滲、不漏的要求;提出了隧道施工溫度場控制的指標,為施工中凍土圍巖的穩(wěn)定和混凝土施工質量提供了保證條件;提出了隧道通風、溫度控制、供氧和便攜呼吸器相結合的系統(tǒng)方案,保證了施工人員的健康和施工安全;提出了高原隧道施工大型機械配套技術,制定了高原凍土隧道施工的工藝要求及技術細則,保證了高原凍土隧道工程的正常進行,為類似工程積累了經驗。高寒、高海拔缺氧多年凍土隧道修建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同意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
《青藏鐵路多年凍土橋涵工程關鍵技術》科技成果,提出了高原惡劣環(huán)境下結構耐久性的整體解決方案,為青藏鐵路多年凍土區(qū)橋涵工程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其成果被現(xiàn)行鐵路混凝土耐久性設計暫行規(guī)定采納,推動了鐵路工程耐久性設計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提出了多年凍土區(qū)樁基礎同時按融化、凍結兩種狀態(tài)進行設計的思路,綜合考慮未來氣溫升高對樁基承載力的影響。確定了凍結強度和凍拔力的計算參數及樁基承載力,總結了樁基施工對地溫的影響過程及其回凍規(guī)律,為鉆孔灌注樁設計提供了可靠依據;制訂了凍土成孔、灌注和檢測工藝細則,為多年凍土區(qū)橋梁大規(guī)模采用鉆孔灌注樁基礎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證;首次研究凍土層地震反應對橋梁結構的影響,提出了相應的技術措施,基本解決了多年凍土區(qū)高烈度地震橋梁抗震設計難題。該項目通過系統(tǒng)研究,實現(xiàn)了“以橋代路”的設計思想,為減少凍土病害、確保運營安全、野生動物遷徙提供了保證。成果形成的高原、高寒、多年凍土區(qū)橋涵設計、施工成套技術,具有創(chuàng)新性,為青藏鐵路建設和橋梁技術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傮w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至此,由鐵一院承擔的青藏鐵路站前科研課題全部成功完成了科研成果鑒定,整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這標志著鐵一院已擁有了建設世界一流高原鐵路的成套自主產權技術。也為青藏鐵路成套修建技術申報2008年國家科學技術特等獎打下了堅實基礎。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