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隅建機人 在暴雨中堅守
上地馬連洼北路一號院有12棟樓房、3排平房共700多戶人家,是金隅集團建機公司原新輕物業(yè)公司的自管家屬區(qū)。馬連洼的平房建造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地勢低洼,已屬危舊房屋。7月21日,災難面前,公司馬連洼平房宿舍區(qū)防汛搶險小分隊堅守崗位,履行職責,經(jīng)受住了嚴峻的考驗。
葉省利:勇于擔當 無私奉獻的首席職工
21日清晨,金隅首席職工葉省利師傅早早地來到了馬連洼平房宿舍區(qū),提前將防汛搶險隊員、防汛物資安排就位。中午,暴雨滂沱,三臺排水泵同時工作尚且排流不暢,葉師傅果斷與街道防汛辦聯(lián)系,調(diào)用地方政府防汛器材協(xié)助排水。水泵被污物堵住,葉師傅帶領職工用手一點一點地摳出來,有時是兩個人抬水泵,一人拿手電、另一人斜躺在雨地里清理水泵,確保水位始終未能到達險要位置。7月下旬建機公司召開職代會,因為要堅守在防汛一線,對職工代表身份一向引以為榮的葉師傅,缺席了。
潘志宏:愛崗敬業(yè) 心系居民的退返職工
潘師傅是企業(yè)的退休返聘職工,干起活來一點不比小伙子差?!?·21”一早,潘師傅和同事們按照預案來到馬連洼平房宿舍區(qū)備戰(zhàn)。就在大暴雨傾盆而下的時候,潘師傅的手機響了,原來是家里催促潘師傅快點兒回家,癌癥晚期的老父親快要撐不住了。潘師傅掛斷電話,冒雨檢查了所有的抽水設備,之后簡單地跟同事們說了一聲“家里有點事,先出去一會”便匆匆趕回家中。安排好父親入院,潘師傅叫來兩個妹妹輪番守在父親床前,自己毅然冒雨返回了馬連洼。身為長子,他怎能不想在病床前盡孝呢?更何況,醫(yī)生已經(jīng)下了病危通知書。但在這一刻,潘師傅一心想著的是:雨太大,人手不夠,我一定要回去搭把手。這一干就到了第二天清晨。一周后,老人過世了。
張屹:暴雨之夜的信息的中轉(zhuǎn)站
張屹,物業(yè)部的收費員。暴雨之夜,她始終堅守在物業(yè)部辦公室,接聽電話,傳遞信息。有些同事的手機也都放在她這里,每一個電話打進來,不管是辦公室的,還是同事的,她都認真接聽,做好記錄,傳達到位。其間有地方政府詢問汛情的,有公司領導部署任務、問候職工的,有家人打來問候親人的,小小的辦公室成了政府與百姓、領導與職工、親人與親人之間的信息樞紐。
陳釗:病倒在現(xiàn)場的先進職工
陳釗,北京金隅2011年度先進職工,建機的一名普通電工,物業(yè)小區(qū)內(nèi)家家戶戶的電路維修都由他負責。接到暴雨預警,陳師傅從20號開始就全面檢查了用電線路。21號上午有住戶到物來部報修,陳師傅立即拿起工具入戶進行維修,剛剛修好不久,暴雨來臨,陳師傅連飯也顧不得吃就投入了搶險的隊伍。住戶家的房屋有漏雨的,陳師傅搬來梯子,搶著上了房,先用塑料布把房頂蓋上,待雨停后再進行維修。由于連續(xù)工作,他在第二天清晨病倒了。
楊由強:年齡最大的搶險隊員
楊師傅,62歲,是搶險隊員年齡最大的一位。楊師傅家有個四五歲的小外孫女,21號晚上,楊師傅一直跟隊員堅守在現(xiàn)場,家里只留下老伴一人帶著小外孫女,一老一小看著窗外的大雨,跟楊師傅一樣徹夜難眠。
李宏:排水泵燃料的運送者
李宏,分公司財務部副部長,家住馬連洼宿舍區(qū)。為了保證搶險人員的人身安全,馬連洼防汛搶險的排水泵全部采用汽油泵,禁止使用電力提水泵。排水泵連續(xù)工作,2、3個小時就要補充一次燃料。李宏這位搶險志愿者就擔當起了這個職責,她用瘦小的身軀,吃力的蹬著自行車,后座上帶著一個20多斤的油桶,在30多公分的雨水中多次往返于加油站與搶險現(xiàn)場之間,確保了水泵的燃料供應。
趙錫瑞 徐江濤:迅速趕往馬連洼
趙錫瑞是分公司黨群人力支部書記。21日下午兩點多,他見暴雨如此洶涌,叫上小徐兩人打車向馬連洼駛?cè)?。路上雨水太大,沒走多遠,車就熄了火。小徐下車幫師傅推了幾十米車輛才再次打著火,緩慢地向前行駛,本來十幾分鐘的路程,他們用了將近兩個小時才到達。
分公司生產(chǎn)經(jīng)營黨支部書記張洪本來了,慰問了戰(zhàn)斗在一線的隊員們;辦公室宋宏亮來了,倒了兩個小時的車,為給同事們送來夾衣保暖,與小分隊一同奮戰(zhàn)到次日黎明……
一場暴雨一場較量,金隅人在災難面前,用質(zhì)樸的言行,書寫了人間大愛。
編輯:yhx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