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淺析企業(yè)質量成本管理

      在當前國際經濟一體化,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環(huán)境下,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是企業(yè)在競爭中獲勝的前提條件。加強質量管理,提高產品質量成為企業(yè)管理的重要內容。然而,質量不是免費的,提高質量,將發(fā)生成本支出,如何權衡質量與成本之間的關系成為質量成本管理的重點。質量成本管理從保證產品質量支出的有關費用和未達到既定質量標準付出的代價入手,探求以最少的質量資本投入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提高企業(yè)的競爭能力,這已成為企業(yè)質量管理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 

一、質量成本的含義及相互關系 

      質量成本的概念是由美國質量專家菲根堡姆(A. V. Feigenbaum) 在20 世紀50 年代初提出來的,他把產品質量預防和鑒定活動的費用與產品質量不符合企業(yè)自身和顧客要求所造成的損失一并考慮,首次提出了質量成本的概念,形成質量報告,為企業(yè)高層管理者了解質量問題對企業(yè)經濟效益的影響,進行質量管理決策提供重要依據。此后人們充分認識了降低質量成本對提高企業(yè)經濟效益的巨大潛力,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質量成本管理在企業(yè)經營戰(zhàn)略中的重要性。 

      質量成本是指為確保和保證滿意的質量而導致的費用以及沒有獲得滿意的質量,不能夠滿足用戶的和消費者的需要而導致的游行的和無形的損失。根據現(xiàn)代企業(yè)質量管理知識,質量成本分為三大類: 

      1.  預防成本:為預防鼓掌所支付的費用, 主要包括質量管理活動費和行政費、質量策劃、改進措施費、質量教育培訓費、新產品評審費、質量情報費及過程控制費。 

      2.  鑒定成本是為評定質量要求是否被滿足而進行實驗、檢驗和檢查所支付的費用,包括外購材料個實驗檢驗費、 實驗室或其他狡量服務費、檢驗費、試驗費、核對工作費、試驗檢驗裝置調整費、質量審核費、外部擔保費、顧客滿意調查費、其他鑒定費用等。  

      3. 內部損失成本是指產品交貨前因產品不合格或存在有質量缺陷所導致的費用或收益損失。一般包括報廢損失、返修費用、停工損失和產品質量事故處理費、內外審糾正措施費等; 

      4. 外部損失成本是在產品出售后由于質量問題而造成的各種損失,如索賠損失、違約損失和投訴損失費等。上述概念也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質量成本= 預防成本+ 鑒定成本+ 內部損失成本+ 外部損失成本

 

 (來源: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jiān)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lián)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fā)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4-08 0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