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率僅五成 難道水泥也要淪陷?
在國內社交網絡上,被人們吐槽最多的問題非食品安全莫屬。蘇丹紅、瘦肉精、“僵尸肉”…讓國人有了“特殊體質”的自嘲。可以說國內的食品安全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已經淪陷。同樣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水泥在產品合格率方面表現則相當出色,但最近的表現卻令人大跌眼界。
6月20日,江蘇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網公布了2016年下半年,該局組織對江蘇全省部分地區(qū)流通領域的水泥商品進行質量檢測的結果,結果顯示抽檢的64批次水泥產品,合格36批次,合格率僅為56.3%。
任何在社會上流通的產品檢測合格率只有五成都會讓人吃驚,更何況是作為“建筑糧食”的水泥。查閱過往各地關于水泥的抽查情況,大多數情況下合格率都在九成以上,百分之百合格更是相當普遍。比如,遼寧2016年水泥產品抽查質量合格率100%、濟南市質監(jiān)局抽檢30批次水泥產品,全部合格等等其余就不在此累述。
檢驗項目檢測結果表
從本次江蘇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的結果來看,不合格的28批次產品中,分別存在強度、氯離子和燒失量3個項目,均為嚴重不合格項目。其中,多達28批次氯離子含量超標,6個批次強度不符合標準要求。
天瑞集團水泥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賈華平曾在《氯離子對水泥生產與應用的危害及其控制》一文中表示水泥中氯離子的存在,會導致混凝土的凍融和混凝土中的鋼筋銹蝕,影響到混凝土建筑物的壽命和安全。氯離子對最終建筑物的危害,是國家下決心控制水泥中氯離子含量的主要原因。其次,對于中建商施工過程和制造生產過程也有不可忽視的危害。
從本次公布的結果還可以看出,不合格產品多為山東南部地區(qū)外賣至蘇北地區(qū)的產品。產地多位集中于山東棗莊、臨沂和濟寧等地,當地廠商對于產品自檢的力度有待加強,責任人須承擔相應責任。
編輯:劉群
監(jiān)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