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 薪火相傳:我們的特種水泥團隊“秘制紅豆沙”
2020年6月,我國重點水電站項目捷報頻傳。
6月21日,白鶴灘水電站百萬千瓦水電機組
轉輪如期吊裝成功,
白鶴灘水電站建成后,
將成為僅次于三峽工程的世界第二大水電站。
6月29日,中國第四、世界第七大水電站,
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
首批兩臺85萬千瓦的機組正式投產發(fā)電。
不管是已經建成的三峽、錦屏水電站,
還是剛剛大壩封頂的烏東德水電站,
亦或是正在建的白鶴灘水電站,
有一個團隊始終活躍在國家水電工程建設領域,
監(jiān)造這些重點工程用水泥質量,
為水電站的建設落成保駕護航。
曾經有工程方這樣說:
“工程質量怎么樣,要從源頭抓起,
我們的工程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水泥的質量,
有他們在,我們才放心?!?/span>
為什么工程方如此信任這個團隊呢?
中國建材集團所屬建材總院水泥新材院的特種水泥團隊
在水工大壩水泥研究領域,
潛心研究10多年,
歷經上千次的實驗,
攻克硅酸二鈣高活性晶型的穩(wěn)定和活化
兩大關鍵技術,
已獲國家發(fā)明專利18件,
實現(xiàn)了水泥生產過程的
節(jié)能減排和水泥高性能化,
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
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也正是因為低熱水泥的應用,
中國建設“無縫大壩”才成為可能。
專家盛贊烏東德大壩的質量
“混凝土性能優(yōu)良,基本無危害性裂縫,
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無縫大壩?!?/span>
特種水泥團隊帶頭人文寨軍:
產學研相結合不是一句空話,它是實實在在的方法論。科研工作是很艱苦的,工程應用是很謹慎的,開發(fā)過程是很漫長的。好比紅豆熬成豆沙,紅豆得挑上好的,還得一直熬。
一個大型水電站投資超百億,
選用一種材料不是那么容易的。
大壩建設使用低熱水泥
可以大大降低混凝土絕熱溫升、
減輕溫控壓力和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
減少或避免混凝土溫度裂縫的產生。
作為一項科研突破,
要想在實際的市場應用中取得好的效果,
需要經過成千上萬次的實驗,
這種實驗既耗費時間,
又消耗金錢,在研發(fā)之初,
為了尋求支持,
與多家水泥企業(yè)探討過合作,
但大都無功而返,
最終與嘉華水泥公司結成緊密合作伙伴,
共同推進低熱水泥的研發(fā)攻關和市場推廣,
經過十多年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績。
如何實現(xiàn)在承擔國家研發(fā)任務的同時,
通過成果轉化,
創(chuàng)造更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這個契機出現(xiàn)在了重大水電工程的服務中。
三峽工程作為我國最大的水利工程,
大壩混凝土使用的特種水泥與國家標準相比,
有更高的技術要求,
對水泥質量的均勻性、穩(wěn)定性也更為嚴格。
中國建材總院是國內特種水泥的權威,
也是這方面實力最強的科研單位,
國內特種水泥大多是由總院研制,
相關技術也是由總院轉讓的。
為了確保三峽工程質量,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希望
總院能派出技術人員進駐生產廠,
對供應商的特種水泥的生產、
檢測等環(huán)節(jié)進行全方位把控。
三峽集團的提議與我們的想法不謀而合,當時抽調了技術骨干進駐生產企業(yè),充分發(fā)揮技術優(yōu)勢,對水泥生產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了嚴格把控。
從1998年到2006年八年時間里,技術人員一直盯在生產一線,只要三峽工程用特種水泥開始生產,技術人員就一定堅守在生產一線。
重點工程用特種水泥與普通的水泥是不同的,要保證工程不出問題,就要從細節(jié)抓起,從源頭抓起,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建起‘無裂縫大壩’。
三峽工程開創(chuàng)了水泥質量駐廠監(jiān)造新模式,在其后的20年時間里,這一模式在國內20個重大水電工程推廣。
如今,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的
三峽水電站、向家壩水電站、溪洛渡水電站、
白鶴灘水電站、烏東德水電站,
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fā)有限公司的錦屏水電站、
官地水電站、桐子林水電站、
兩河口水電站、楊房溝水電站,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的大崗山水電站、
猴子巖水電站,
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的觀音巖水電站,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的藏木水電站,
漢能水力發(fā)電集團的金安橋水電站,
以及京滬高鐵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
內蒙古準興重載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的
內蒙古準興重載高速公路等工程項目
都是由水泥新材院承擔水泥質量監(jiān)造任務。
水泥新材院原本的產品體系中
更多的是技術轉讓等,
把成果轉化局限化、單一化了,
“三峽模式”把技術的承載體放在了團隊成員身上,
通過團隊成員的執(zhí)行,
創(chuàng)造性、靈活性的為客戶解決了很多問題。
創(chuàng)新研發(fā)是根本,改革是驅動力量
水泥新材院將原有的8個研究所+1家公司
整合為5家研究所+1家公司。
在此基礎上,加強干部隊伍年輕化建設,
給年輕人更多機會和舞臺,
讓老同志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做好“傳幫帶”;
積極探索“技術服務+材料”發(fā)展模式,
通過技術服務帶動高技術含量材料的銷售;
培育新增業(yè)務領域,
加強高附加值的新產品研發(fā);
著力調整薪酬體系,
確定了以效益、業(yè)績?yōu)閷虻目己嗽u價體系。
這一次的調整,對我們年輕人來講是挺振奮的,水泥新材院研究所的領導有了多位80后的身影,這不是破格提拔,在未來將會成為常態(tài),只要有能力就能上。
——水泥新材院80后科研人員、2019年度科技新星:高顯束
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水泥新材院員工收入也有了提高,研發(fā)成果轉化得好,收入就高,更努力就會更有盼頭。相信我們的單位會越來越好,我們年青人也能有發(fā)揮個人能力的舞臺,日子也能越過越紅火。
——水泥新材院80后科研人員、2019年度科技新星:任雪紅
我們一直在說“精神”,
企業(yè)家精神、
科學家精神、
工匠精神
……
沒有標準答案,
但至少都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堅守。
編輯:梁愛光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