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我的改革心路(三)之聯(lián)合重組做水泥

中國建材集團 · 2018-06-07 09:40 留言

  1、收購徐州海螺,拉開了水泥重組的大幕

  中國建材上市后,決定做大水泥業(yè)務,但水泥到底怎么做呢?是一個工廠一個工廠地建,還是聯(lián)合重組?我認為應該是聯(lián)合重組。

  在北新建材當廠長的時候,有一次在昌平參加建材行業(yè)會議,當時聽到兩家大水泥企業(yè)的負責人在聊天,講的基本是現(xiàn)在在上一條多大規(guī)模的生產線,增加了幾百萬噸產能,要把哪個對手企業(yè)打垮等等。我就跟他們說,我要是你們就把對方收購了,因為你打對方的過程肯定要有投入,你有損失,對方也有損失,為什么要這么做呢?那時我不懂水泥,但卻有了重組的思維方式。

  2004年我去法國拉法基拜訪,當時中國建材打算收購湖南韶峰水泥和江西萬年青水泥,想引入拉法基作為戰(zhàn)略投資人。對方問,宋先生做水泥,打算到哪兒去做?我想了想,拿了張地圖,說我們想做一個南方水泥。南方包括哪里呢?我在地圖上比劃了個圈,說含湖南、江西、江浙一帶。沒想到這個想法引起了拉法基的關注,拉法基認為這是個好主意,應該去那里整合水泥。

  雖然那次拉法基沒有參股中國建材,但是我更加堅定了在南方地區(qū)組建水泥公司的想法。說來有趣,中國建材上完市后,為什么馬上做水泥,跟我的路演有關系,后來搞南方水泥,跟拉法基贊成我的南方水泥整合有關系。

  中國建材上市后,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聯(lián)合重組。這場跨省跨區(qū)域的“合縱連橫”,推動了我國水泥行業(yè)的結構調整和健康發(fā)展。

  2006年,水泥行業(yè)市場集中度只有9%左右,行業(yè)分散、競爭無序。那年4月份,國家八部委聯(lián)合出臺了一個加快水泥工業(yè)結構調整的通知;10月份,國家發(fā)改委又發(fā)布了50號文,提出推動水泥企業(yè)跨部門、跨區(qū)域的重組聯(lián)合,向集團化方向發(fā)展,提高水泥企業(yè)生產集中度和市場競爭力。國家有產業(yè)政策,但是誰來做?誰有能力做?應該怎么做?這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中國建材希望能夠做這件事,一是出于自身發(fā)展的需要,二是承擔行業(yè)重組大任也是央企的責任。這是我當時的想法。

  從什么地方開始?我們選了一個突破口,徐州。當時我們在徐州有一個巨龍水泥,這個工廠有2條生產線,其中1條日產5000噸。以前整個徐州的水泥都是由巨龍供應,后來海螺員工持股公司海創(chuàng)在徐州做了條日產1萬噸的大型生產線。兩家企業(yè)陷入惡性競爭,最后都出現(xiàn)虧損。在這種情況下,要么繼續(xù)打慘烈的價格戰(zhàn),要么就一方收購另一方。價格戰(zhàn)是不可持續(xù)的,但如果收購的話,誰收購誰呢?因為中聯(lián)水泥市場集中在徐州棗莊這一帶,如果徐州市場被海螺占領,棗莊就會淪陷,魯南也會撐不住。所以從戰(zhàn)略上講,徐州對中國建材全盤的水泥計劃很重要。

  當時對海螺來講,實際上只是1條線該怎么做的問題,而對于中國建材來講,則關系到水泥這個事業(yè)到底能否做下去。

  當時我覺得必須得把徐州海螺收了,一是能夠保住我們在淮海的市場,產生協(xié)同效應;另外,也是向行業(yè)和市場宣示,中國建材是一家有鴻鵠之志的企業(yè),我們有重組水泥的決心,這是當時我深層次的一個想法。

  由于這場重組發(fā)生在中國建材和海螺之間,所以格外引人注目。徐州海螺生產線的裝備是從德國引進,我們稱之為“武裝到牙齒的萬噸線”,在收購之后的1個月內,“不懂水泥”的中國建材就徹底掌握了這條生產線,當然海螺也留下不少技術人員幫助了我們。

  表面上看,這場收購是場商戰(zhàn),實際上從內部來講,雙方是非常友好的合作,包括在技術、備件的配備等方面,海螺給了我們很多支持。

  關于這場收購,市場上有種說法,有的認為海螺丟了戰(zhàn)略,中國建材多花了錢。其實在我看來,是我們贏得了戰(zhàn)略,海螺掙了錢,達到了雙贏。這是個非常好的案例,大企業(yè)之間進行產能的調劑或置換,形成各自的核心利益區(qū),共同促進行業(yè)健康發(fā)展,意義重大。后來國家對這次收購組織了一個項目后評估,得出的結論也是:中國建材收購海螺,實現(xiàn)了雙贏。

  與安徽海螺建立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暨徐州公司交接

  收購徐州海螺以后,協(xié)同效益一下呈現(xiàn)出來,水泥價格1噸恢復性地提高了30塊。也就是用了半年左右時間,我們收回了收購徐州海螺時候的全部溢價。所以說,這是一場漂亮的收購。

  收了徐州海螺之后,我們在山東又收了擁有2條5000噸生產線的泰山水泥,穩(wěn)固了中聯(lián)水泥在魯南、淮海區(qū)域市場的核心地位。

  2、習近平同志為南方水泥發(fā)來了賀信

  中聯(lián)水泥的重組基本落定后,中國建材開始下一個目標:做南方水泥。幾年前,我那個因引外資不成功而被擱置的南方水泥夢,終于能從一紙地圖變成真實的產業(yè)“版圖”了。

  在南方地區(qū),當時我們自己的撥改貸里有一點江西萬年青的股份,還有一點福建水泥和湖南韶峰的股份,所以我們最初的設想是在這幾個省份組建一個水泥公司,因此才有了跑到拉法基引資這一說。南方水泥的組建提上日程之后,我又把這件事情重新想了一遍。

  南方水泥從哪兒開始?我把眼光瞄準了浙江。雖然我們在浙江沒有一兩水泥,在當?shù)厮嗥髽I(yè)也沒有一點股份,但是那兒正在打亂仗,競爭殘酷,水泥價格從每噸400多塊錢一路狂跌至100塊錢,水泥企業(yè)苦不堪言。無疑,浙江成了水泥投資的價值洼地。中國建材那時發(fā)起收購,可以說是“抄底”。但是即使是那樣,我覺得還應該從戰(zhàn)略出發(fā),考慮重組的重點和步驟,考慮被收購企業(yè)的感受,也就有了西湖之畔的“汪莊會談”和我端出的“三盤牛肉”。

  汪莊會談發(fā)生在2007 年4 月的一天,我把浙江水泥、三獅水泥、虎山水泥、尖峰水泥四家企業(yè)的老總,請到杭州西湖邊上的汪莊飯店喝茶。這4家企業(yè)占了浙江水泥市場的半壁江山,也是我們組建南方水泥必須拿下的對象。

  那天的茶喝得實在不輕松,從早晨一直喝到晚上。喝茶之前,這4 家公司或被其他競購的對手盯著,或在謀求自身的改革:尖峰水泥第二天要去馬來西亞簽協(xié)議,浙江水泥已經收了一家意大利水泥公司的訂金,虎山水泥即將與一家化工集團合作,三獅水泥正在籌劃自己的改制。

  我當時跟四位大佬推心置腹地說,你們過去仗打得那么苦,現(xiàn)在各自引入新的戰(zhàn)略伙伴,就等于分別請了雇傭軍,還是要繼續(xù)打下去,日子一樣甜不了,只有大家聯(lián)合起來,不再進行惡性競爭,局面才會好轉。我給大家承諾:“第一,價格公允,不強買強賣;第二,給大家留有一定的股權;第三,還讓大家繼續(xù)做企業(yè)的CEO?!睉撜f,我的說法打動了大家。當天,尖峰水泥取消了馬來西亞行程,浙江水泥退掉了海外公司的訂金,虎山水泥拒絕了與化工集團的合作,三獅水泥中止了改制計劃。

  我記得有一次在飛機上建材局老局長跟我說:“志平,浙江這邊的人都傳,你們可不能見宋志平,他太厲害了,見他20分鐘,就得乖乖跟他走了?!蔽艺f:“沒那么簡單,他們都是成熟企業(yè)家,都不是小孩子,一定是我說到了他們心坎上,大家高興,愿意加入中國建材。”

  我覺得那么多企業(yè)能嘩啦啦加入我們,一個重要原因是大家本能地愿意聯(lián)合,因為一家一戶打仗,打得大家苦不堪言,這是個大背景;第二個,中國建材有合作共贏的格局和胸懷,給大家的是互利共贏的政策,這起了很大作用;第三,中國建材包容的企業(yè)文化。我每收一個企業(yè),都會把自己西服上的司徽摘下來,親手別到創(chuàng)業(yè)者的胸前,別看一個小小的動作,卻表明了大家對中國建材文化的認同。

  南方水泥成立大會

  2007年9月26日,南方水泥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南方水泥把上海、浙江、湖南、江西、福建等地的水泥企業(yè)組織起來,應該說幅度比較大,也引起了很大的震動。成立大會上,時任摩根士丹利首席顧問羅奇先生盛贊中國建材對中國水泥行業(yè)的重組無異于印度米塔爾對歐洲鋼鐵業(yè)的重組,將對中國的經濟發(fā)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最令人興奮的是,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還給我們寫了賀信,說“祝愿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早日實現(xiàn)戰(zhàn)略整合的既定目標,為國有企業(yè)的改革發(fā)展不斷探索新路,為促進區(qū)域合作、聯(lián)動發(fā)展作出更大貢獻”。習近平同志不僅肯定了南方水泥所做的工作,也為南方水泥乃至中國建材指明了發(fā)展方向。

  南方水泥大規(guī)??缡?、跨所有制形式的收購,后來引起了哈佛商學院的關注,哈佛商學院資深的副院長親自來到中國,他的團隊深入我們的企業(yè)做了兩個月的調研,最后形成了進入到哈佛教案里的經典案例。

  2017年,我們在杭州召開紀念南方水泥10周年座談會時,我把當時參與整合的老領導都請了過去,大家都很感慨。建一家水泥廠容易,將300家水泥企業(yè),而且是所有制成分不同、大小不一的水泥企業(yè)整合在一起,這需要巨大的整合能力。但中國建材做到了,在一個特定時間里,我們抓住了機會窗口,并且把它做成了。

  建材聯(lián)合會的會長在這個座談會用了“偉大”這個詞,他自己說也是第一次用,他評價說這是“‘水泥歷史發(fā)展中的一次偉大決策’,它改變了中國水泥發(fā)展的軌跡,創(chuàng)造了水泥嶄新的階段?!?

  后來我多次去南方水泥,看到原來的各路諸侯整整齊齊、領口上別著中國建材紅色的八角徽章,我特別高興。

  3、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區(qū)域戰(zhàn)略

  做完南方水泥,我們又開始聚焦西南地區(qū)。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我們在北川和安縣做了2個支援抗震的項目,2條水泥生產線各5000噸。2011年年底,西南水泥成立,大概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在西南區(qū)域整合了1億多噸水泥,這是一個奇跡。之后,我們又在東北地區(qū)整合組建了北方水泥。

  中國建材有中聯(lián)水泥、南方水泥、北方水泥,為什么不搞西北水泥?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記得有一年,國資委在青海開央企工作會,國資委主任問我:“志平你為什么不在青海搞點水泥?”我說整個西北都是兄弟公司中材在做。他說:“非常好,央企兄弟之間不要惡性競爭,我就贊成你這么做”。

  其實這也是我的戰(zhàn)略,就是做企業(yè)要“三分天下”,而不是“包打天下”。當時中材做了陜西漢中水泥之后,一直圍繞著甘肅祁連山、新疆天山推進它的西部水泥戰(zhàn)略。其實中國建材做西北市場是有基礎的,因為無論是天山水泥還是祁連山水泥,原來都有我們撥改貸的股份,但是我們都撤出了,轉給了兄弟公司中國中材。我們內部對此有些爭論,我說這是個戰(zhàn)略問題,中材有水泥發(fā)展空間,在西北能夠做實,就不會回山東做,我們的中聯(lián)水泥就會穩(wěn)固。我們要有的放矢,有所不為。

  事實證明這個策略是對的,中國建材集中精力做淮海、南方、西南和東北區(qū)域,這是我們當時做的一個重大選擇。在區(qū)域里我們希望沒有大的競爭者,這樣既能深耕市場,也能減少正面沖突:我們不在安徽做,因為有海螺;不在京津冀做,因為有冀東;不在湖北做,因為有華新;在河南,我們只在南陽和洛陽做了一塊,與天瑞水泥和同力水泥三足鼎立。

  水泥是個短腿產品,合理的經濟運輸半徑最多只有200多公里,所以中國建材水泥戰(zhàn)略是按照區(qū)域布局,在區(qū)域里面強調核心利潤區(qū),在核心利潤區(qū)里要能控盤,有一定的定價實力和定價權,如果不能控盤就要放棄它。像北方水泥就是坐擁黑龍江,在吉林與亞泰平分天下,而在遼寧只做大連市場。

  黑龍江省是北方水泥的基礎,也是我們目標戰(zhàn)略的重點地區(qū)。當?shù)赜袀€賓州水泥廠,位于哈爾濱附近30公里處,有2條5000噸的線,也有礦山資源。這個工廠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處在我們的核心利潤區(qū)內,周圍是中國建材的佳木斯、牡丹江等水泥廠。

  正因如此,賓州水泥在上海產權交易市場拍賣時,我們是全力以赴,志在必得。同時與我們競拍的還有一家河北的水泥公司,也是戰(zhàn)略需要,也是志在必得。兩家志在必得的企業(yè)碰到一起,注定這場競拍一定非常殘酷。

  賓州水泥廠掛牌拍賣時,我在俄羅斯參加一個國際水泥大會,但我提前做了安排,由曹江林掛帥去參加競拍。這家水泥廠處在我們戰(zhàn)略要塞的核心地帶,規(guī)模又大,因此我下了命令,必須無條件拿下。

  就如當年收購徐州海螺攸關中聯(lián)水泥的生死一樣,賓州水泥關系到北方水泥的戰(zhàn)略,關系到整個黑龍江市場是丟是得的問題。競拍時,在底價上以每次加300萬元舉牌,你來我往拍了整整一下午,競價131次,最終中國建材拍得。結果出來后雖然我們拍到了,但因為比底價高出較多,大家還是覺得心里很有壓力。我在俄羅斯開會時刻記掛著這場競拍,聽到這個結果,我跟他們說,實際上我們只比競拍對手多付了300萬元人民幣,關鍵是我們得到了這個項目,這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

  市場上的這些事情是很驚心動魄的,該選擇的時候必須選擇。價格是市場給出的,所以競拍的時候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只能是做與不做的選擇。作為一個企業(yè)領導人,果斷選擇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徐州海螺,無論是賓州水泥,其實在得到項目時我都沒有參與價格談判,但是我給出了清晰的授權,讓部下知道這件事是要還是不要,在什么時候要,不然大家在戰(zhàn)場上沒法做決定。拿賓州這一場競拍來說,我們是一氣拍下來,對方則是拍一次出去打一個電話請示一次老總,所以耽誤了很長時間。而中國建材卻很簡單,只要他再拍,我們就一次次地跟拍,最后對方號稱把腿都拍軟了。

  為什么會拍了100多次雙方都不愿放棄,這與市場價值的考量有關。像賓州水泥這樣的企業(yè),已經不能用重置成本來估值,它值多少錢,只有市場說了算。

  中國建材雖然付了大價錢,但是得到了黑龍江市場,而且第二年一年就把溢價部分全部收回了。后來相關審查部門專門考察了這個項目,覺得這個項目拍得非常正確?,F(xiàn)在,整個哈爾濱水泥市場都是這家水泥廠供應的。

  所以我常想,不管是收購也好,競拍也好,我們不是為了收購而收購,而是為了取得規(guī)模效益。收購過程中會有溢價,整合者用后來賺的錢彌補溢價,能賺錢是由于市場集中度高了,這就是其中的邏輯。很多人不理解這點,只糾纏收購的溢價,可是不知道收購是為了賺錢,賺了錢就可以彌補溢價。像南方水泥,2011年稅后利潤有54億元。北方水泥2011年稅后利潤18億元。

  4、“中國建材是不是瘋了”

  中國建材大規(guī)模重組過程中,社會上有一些質疑。在重組高峰的時候,一位市場人士給國資委寫了封信,大標題很嚇唬人,叫《中國建材是不是瘋了》。這封信后來在媒體上也發(fā)表了,核心意思是說,中國建材開展這么大規(guī)模的收購是一場“國進民退”;買的不如賣的精,中國建材這么收企業(yè),一定產生了國有資產流失;中國建材這么快速地擴張,有沒有這么多的人才支撐,等等??傊欠浅X撁娴挠懛バ缘囊环庑?。當然不僅是這一封信,也有媒體發(fā)表文章《國資委重拷中國建材》,一時間,我和中國建材備受壓力。

  我想,做任何一件事,有不同看法是很正常的,對于批評也應該以平常心看待,關鍵是你是不是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我們當時向國資委回了一個函,解釋到底我們是怎么做的,是不是國進民退。重組是市場行為,不分國企民企?,F(xiàn)實中,中國建材的重組并不像有人想像的那樣,好像我們打壓民營企業(yè),強買強賣。我們在浙江重組時,當?shù)孛駹I企業(yè)正處在惡性競爭的水深火熱之中,其實是我們把大家從價格戰(zhàn)的困局中解脫出來,而且由于重組效應大家都賺了錢,我們還給大家留有股份,這是共贏的方式。

  我們去西南地區(qū)重組的時候,正是汶川大地震之后,成都上了大批水泥生產項目,市場價格從800塊錢一直降到180塊錢,企業(yè)慘不忍睹,當時民營企業(yè)都在呼吁,中國建材怎么還不來解救我們呢?也就是說,中國建材的重組實際上是順應了市場要求,通過重組,我們不僅讓民營企業(yè)擺脫了混戰(zhàn)惡戰(zhàn),也讓企業(yè)貸款有了著落,銀行因此解除了后顧之憂。這些民營企業(yè)大量貸款,如果工廠都破產了,那銀行怎么辦呢?

  對于收購價格也有誤解,很多人總覺得我們收購價格高了。實際上,現(xiàn)在回過頭看看,中國建材的重組涉及4億多噸水泥、上千家企業(yè),按照重置成本計算,這場大規(guī)模收購的平均成本只有375元/噸,而今天重置水泥成本需要450~500元/噸。當年我們收購時是有一些溢價,但是這個溢價遠遠小于它的土地和礦山的增值。比如我們收的很多石灰石礦山,當時不到1塊錢,現(xiàn)在有的地方石灰石礦拍賣一噸要20塊錢以上,這樣算起來,如果一個礦山有1億噸石灰石的礦權,就增值20億元。我有時候常想,中國建材既是一個會賺錢的公司,又是一個很值錢的公司,因為我們收的水泥企業(yè),包括土地和礦山,今天的現(xiàn)值已經超過2000億元,但是很多人并沒有算這筆賬,只算了原始的那些東西。前不久我們在浙江的幾個水泥廠搬遷,當?shù)卣樟宋覀儙讐K地,光地價就比之前收水泥廠的價錢貴得多,所以我們的所有收購,都是賺錢的收購,都是有價值的收購。

  人才的問題怎么辦?質疑者不知道中國建材在收購過程中,把民營企業(yè)家包括原有技術人員和團隊都留了下來。這些人員經過多年的市場磨煉,有激情、有擔當、有奮斗精神、有業(yè)務能力,加上進入中國建材后的文化融合,已經成為中國建材管理和技術團隊中的重要力量。

  當然,社會的質疑也算是一種關心,尤其作為一家國企,大家因為關心國有資產,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擔心,所以會發(fā)表一些不同意見。我覺得要正確看待這件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應該是這樣的心態(tài)看問題。后來,在北大的一個年度論壇上,國資委領導演講時說,中國建材重組水泥,遇到不少質疑,也有老同志給委里寫信反對重組,現(xiàn)在看來中國建材重組水泥這件事是做對了。

  中國建材一路走過來,不光是重組工作,其他工作也遭到過質疑。但我覺得沒關系,真理越辯越明,應該允許大家有不同聲音,我們也要傾聽不同意見,這是中國建材成長所必需的。

  5、在資本市場上也遭遇過“滑鐵盧”

  改革是個艱辛歷程。中國建材在整個水泥重組過程中,除了遭到質疑之外,還遇到過更大的困難,有點像中國建材的“滑鐵盧”。

  中國建材在香港上市后一路凱歌,我們一上市馬上收購了徐州海螺,股票持續(xù)上揚,中國建材被列入了香港恒生指數(shù),應該說公司發(fā)展前景非常好,我們當時就想借這個東風把企業(yè)重組繼續(xù)快速推進。

  我們的股票一路漲到39塊錢,我們認為又一輪增發(fā)的時機到了。于是,中國建材就公告要發(fā)3億股,3億股就是100多億元,夠我們再收購多少個水泥廠!這應該是2007年年底的事情,我們把配股計劃報送國家有關部門審批,沒想到審批過程非常繁雜,企業(yè)先要環(huán)保核查,還要過環(huán)保部、證監(jiān)會……層層的關口,一直批到了2009年。在這中間,剛好趕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金融危機以后國內基建市場不被看好,香港一些投機基金就開始乘機賣空我們。

  那段時間,我們的股票從最高39元一路狂跌到1.4元。有香港媒體援引個別不負責任的投行分析師的話說,如果中國建材的股價跌到5毛錢,這家公司必然破產!當時我壓力很大。但我堅信,我們的公司質地很好,我們是被有意“賣空”的,賣空的大背景是國際金融危機,是投機的基金利用中國出現(xiàn)的短暫困難故意混淆視聽。我相信,我們能夠挺下去。那時候,我覺得國家會擴大投資,《中國建材報》還報道了我的這個觀點。其實當時我并沒有根據(jù),只是自己的直覺判斷,但后來都成真了。有天半夜,我收到通知,第二天要參加緊急會議,去了以后才知道國家要啟動“4萬億”投資計劃。后來,再加上各地政府的融資平臺和銀行的支持,中國經濟很快就好起來了,中國建材的股價也迅速恢復。然而,那一輪融資機會,我們卻遺憾地錯過了。我們常講,機不可失,因為這種機會往往只給你一次。

  那輪危機還使中國建材的水泥重組也遇到了困難,因為當時正處在南方水泥的重組高峰期,簽了很多收購合同,都等著付錢,而股票下跌使原來的資金募集計劃泡了湯,市場上也開始有了中國建材沒錢重組的傳聞,這讓我們很難受,讓我想起了一句阿拉伯諺語“沒有到手的錢不能花”。困難時刻銀行幫助了我們,這么多年和銀行的信用起了作用,一些銀行認同中國建材的經營理念,也對我們的重組思路十分了解,關鍵時刻慷慨解囊,一次性支持了100億貸款,使我們完成了那輪收購。所以我常說,銀行不只是錦上添花,也可以雪中送炭,關鍵是企業(yè)得講信用,讓銀行信得過你,這也是一場因果關系。

  也許我們的部門審批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對于一個上市公司來講,融資是有窗口期的,可能就在某個時刻被大家一致看好和接受。在股價39塊錢的窗口期,如果是紅籌股,我們早上決定發(fā)股,晚上錢就到手了,100多億元入賬,哪還會有后面的高資產負債率呢?而我們這種H股的審批機制,批來批去耗費了大量時間,讓企業(yè)錯失融資機會。后來,我在中國證券協(xié)會大會上有一次演講,我說:“領導總要我們企業(yè)家抓住瞬息萬變的機會,機會我抓到了,可是你們不批,錯過了。過后你們還埋怨我負債高,我也很委屈?!碑敃r的證監(jiān)會主席坐在下面聽了哈哈大笑,雖然不是他這一任的事,但我感覺他這一笑是認識到了過去政府審批制存在的問題。

  6、聯(lián)合重組后重在管理整合

  中國建材是實體經濟,金融危機時我們要做點什么呢?我說就是管理整合。因為我們收了這么多公司,如果管理不好,就等于每多收一個企業(yè)就給自己多戴一個枷鎖,所以必須把管理整合做好。

  2008年5月份,我們在杭州召開了一次管理整合的內部會議,大家把這個會議叫做“杭州會議”。當時一是全國都在忙著汶川地震后的抗震救災,二是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開始在中國顯現(xiàn),大家都倍感壓力。這個時候把大家集中起來研究企業(yè)的管理整合也很有意義。因為我本人是做工廠出身的,本身對基礎管理比較熟悉,在那個時刻我覺得大家好好地練練內功、做點基本功非常必要。我當時講,“外面雷聲隆隆,屋里書聲朗朗”,我們要把整合做好。

  其實在2006年收購徐州海螺之后,我已經意識到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如何管理好收購的水泥企業(yè)。記得收購當天,我和海螺的郭文叁董事長在徐州開元賓館旁邊的云龍湖邊散步。郭文叁對我說,其實水泥廠不難管理,關鍵是做好兩件事:一件是管理好中控室的操作員,每個月工廠內部對標,進行末位淘汰;一件是工廠之間對標,噸煤耗、噸電耗、噸油耗、噸球耗、噸耐火磚耗、噸修理費等各項成本指標要持續(xù)對標。他大學畢業(yè)就來到海螺水泥,做了大半輩子水泥,對水泥企業(yè)的管理十分專業(yè),雖然在他講來水泥管理并不復雜,但對中國建材來講,由于是新進入者,又是靠重組發(fā)展起來的,要想做好水泥企業(yè)并非易事。

  召開強化基礎管理現(xiàn)場會

  2006年10月,收購徐州海螺僅僅3個月后,我們就在徐州召開了績效管理現(xiàn)場會。在會上我歸納了大家的一些思路和做法,提出了“五化”的管理整合方法,即一體化、模式化、制度化、流程化和數(shù)字化。這里邊比較重要的是一體化和數(shù)字化。所謂一體化就是整合后要發(fā)揮企業(yè)的整體合力和協(xié)同效應,而數(shù)字化是針對過去企業(yè)的干部總習慣于定性管理,大腦里缺少數(shù)字概念而提出的,強調大家要做數(shù)字化干部。中國建材把這次會議稱作“徐州會議”。

  在“徐州會議”提出的“五化”管理整合思路基礎上,“杭州會議”進一步歸納出“三五”管理整合模式,“三五”是指五化、五集中、五個關鍵指標。除了大家熟知的“五化”外,“五集中”指的是銷售集中、采購集中、財務集中、投資決策集中、技術集中,而“五個關鍵指標”則是指凈利潤、產品價格、成本費用、現(xiàn)金流、資產負債率。

  通過把這些管理方法固化下來,企業(yè)的干部做到了管理目標清晰,心里有數(shù),企業(yè)的整體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升?,F(xiàn)在中國建材幾乎每個月度會都開成了數(shù)字對標會,干部的管理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有一次我去香港路演,由于我們都是用數(shù)字講話,尤其是我講到了KPI關鍵指標,一位基金分析師說,中國大陸的企業(yè)有希望了,董事長都懂KPI了,我給他介紹說,改革開放后中國大陸企業(yè)快速發(fā)展,許多優(yōu)秀企業(yè)的管理水平已不輸給美國和日本。

  我在北新工作時,曾對學習日本企業(yè)的管理方法著迷,日本企業(yè)是把一些管理方法固化下來稱之為“工法”,像工廠的“5S”、“TQC”等都在管理工法范疇。我把日本企業(yè)的一些工法引入到北新,效果很好,中國建材大規(guī)模聯(lián)合重組后,在開展管理整合工作中,我反復琢磨,引入了“八大工法”的管理方法。

  其實“八大工法”是針對企業(yè)管理的重點內容總結出的一些管理思想和方法,既有“三五”管理整合的內容,也有開展聯(lián)合重組的一些市場化經營做法?!鞍舜蠊しā卑ㄎ寮小PI、零庫存、輔導員制、對標優(yōu)化、價本利、核心利潤區(qū)、市場競合等。

  其中的輔導員制是受豐田汽車的啟發(fā)想到的。有一次我在飛機上讀哈佛商業(yè)評論,一篇文章分析稱,豐田公司的全球汽車制造廠出產的產品質量都一樣好,其奧秘就在于輔導員制。豐田有3000多個技工作為輔導員,無論在世界哪個地方開新工廠,豐田都要抽調一些輔導員去新工廠輔導作業(yè)人員,這樣就把豐田的一些管理和作業(yè)方法準確地復制到當?shù)仄髽I(yè)中了,我覺得這個方法很適合中國建材的水泥企業(yè)整合。

  后來,中國建材每接收一個工廠就派去5個輔導員,分別負責工藝、控制室(主控室)、采購、市場、現(xiàn)場裝備管理等事務,這些輔導員把我們管理的一些基本方法復制過去,使所有工廠管理能夠一致化。

  我們最開始在中聯(lián)水泥推廣輔導員制,在一些管理好的企業(yè)選擇優(yōu)秀的現(xiàn)場操作人員作為輔導員,之后把他們派出去輔導其他企業(yè)。這個方法很奏效,很多被輔導企業(yè)的管理水平迅速提高,像原來的泰山水泥廠,收購之前的半年虧損了6000萬元,而收購后的半年一下就賺了6000萬元的利潤。

  我常常想,對于聯(lián)合重組的企業(yè)而言,很重要的是管理整合。為什么歷史上不少靠并購起家的企業(yè)都轟然倒下了,因為如果沒有很強的整合能力,收購越多的企業(yè)只能是給自己帶上了更多的鎖鐐。所以我也常說,并購企業(yè)不容易,而整合好更不容易,和靠一路自建工廠發(fā)展起來的企業(yè)比,靠聯(lián)合重組發(fā)展起來的企業(yè),做好可能要花費更多的功夫。

  7、既然定了戰(zhàn)略就要堅持做下去

  重組水泥到底做的怎么樣?衡量標準是看有沒有效果。中國建材目前有5.3億噸水泥產能,占全球市場的10%,占中國市場的20%,集團銷售收入和利潤的組成,半數(shù)以上都來源于水泥業(yè)務??梢哉f,強大的水泥業(yè)務為集團的快速發(fā)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中國建材水泥重組的意義是深遠的,不僅企業(yè)自身迅速做大做強,也推進了水泥行業(yè)的組織結構和技術結構的兩大調整。組織結構調整主要體現(xiàn)在產業(yè)集中度上。在中國建材大規(guī)模重組的帶動下,我國水泥行業(yè)產業(yè)集中度從不到10%提高到現(xiàn)在的62%,改變了整個行業(yè)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重組中,我們對收購企業(yè)全部做了余熱發(fā)電處理,并且大力開展了工業(yè)廢棄物、城市廢棄物的協(xié)同處置?,F(xiàn)在中國建材的水泥廠,不僅有非常好的經濟效益,也有非常好的社會效益。我常講,我們的水泥廠,不是工廠中有花園,而是花園中的工廠、森林中的工廠、草原中的工廠。

  另外,在我們重組的企業(yè)里,既有大的萬噸線,也有個別的小立窯。為什么?也是為了推動行業(yè)技術進步。收來的小立窯,我們會把它炸掉,之后利用它的礦山和土地,建設新的大型生產線,只有這樣才能淘汰落后。我們曾在2007年重組了棗莊一家水泥廠,這家水泥廠位于棗莊石龍區(qū),它有13條小立窯生產線,中國建材重組后一舉炸掉,這個轟動一時的“中國水泥第一爆”影響非常大,加速了全國淘汰落后的步伐,中央電視臺當時還播出了這條消息。

  一舉炸掉小立窯生產線,被稱為“中國水泥第一爆”

  總的來看,中國建材歷經10年左右規(guī)模宏大的水泥重組,不僅自身獲得了巨大效益,也為推動行業(yè)結構調整和健康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仡欉@段整合之路,開始整合時我們有過不適應,整合后也是風風雨雨,有過2011年時的輝煌,也有過2015年時的低谷。如果沒有大家的堅持,早就倒下了。

  我常跟大家講,不要輕易懷疑我們的戰(zhàn)略,戰(zhàn)略定了以后,就要堅定地做下去,過程中可能有一些困難,但是再挺一挺就過去了,回過頭來看就發(fā)現(xiàn),我們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中國建材做水泥的道路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我總講水泥是個好東西。水泥有180年歷史,銅有4000年歷史,鐵有2500年歷史。和銅鐵等比起來,水泥誕生的歷史非常短,但用途卻非常廣。水泥用在建筑上不到35%,65%用于基礎建設,比如飛機跑道只能用水泥做,另外水泥還有很多功能,比如在隧道里防水,在大壩里抗壓,在核電站里抗輻射。

  很多人說水泥是傳統(tǒng)產品,其實水泥雖然傳統(tǒng)但不落后,水泥是性價比非常好的一個材料,經濟建設、生產生活都離不了。這讓我想起了多年前我去拉法基拜訪總裁樂峰先生的事,他當時問我:“宋總,你覺得未來50年有沒有一種材料能代替水泥”?我想了想說“沒有”,他說“我認為也沒有”。

  大家知道現(xiàn)在很多產品換代來得非常快,而且面臨顛覆性創(chuàng)新,比如汽車有可能被電動車顛覆了。但水泥在目前可預見的未來是不可替代的。中國90%的鐵礦砂靠進口,木材也大多靠進口,而水泥的原料石灰石在中國的貯藏量有9萬億噸,而中國人又有使用水泥的偏好,因此水泥在中國是一個性價比最好的膠凝材料。

  當然,水泥業(yè)務同樣面臨轉型升級的任務,包括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技術進步、節(jié)能減排等。如在技術進步方面,我提出水泥產品要堅持“高標號化、特種化、商混化、制品化”,按照“四化”要求,中國建材力主淘汰32.5水泥,特種水泥和商品混凝土都做出了規(guī)模,水泥制品化、裝配式建筑也在持續(xù)推進。

  今天回頭來看,我覺得中國建材選擇做水泥,戰(zhàn)略上是對的,選擇用重組的方法做“水泥大王”,戰(zhàn)略上也是對的。中國建材在重組水泥過程中,為國家、為行業(yè)立了功,也樹立了標桿,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豐厚的效益,做了件既賺錢又值錢的事情。

  實踐證明,重組確確實實是個好方法,我是主張能重組就多重組,中央講“要盡可能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重組實際上是對破產而言的,只有重組才能讓過剩產能有序退出。這既是西方發(fā)達國家工業(yè)早年走過的道路,也是我們今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經之路。中國建材等于先走了一步,雖然冒了險,吃了螃蟹,但也贏得了先機。

  中國建材的聯(lián)合重組可以說恰逢其時,我們把握住了重組機遇,把這件事雷厲風行地做成了。這場重組如果細想想來,真是一個壯麗的史詩般的事業(yè),真的是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怎么估量它都不為大。這也是很多西方學者如此看重中國建材重組的原因。

  有人說,聯(lián)合重組我早就想到了,但想到了沒有做;有人說我早就說過了,但是說過了沒有做;有的人做了,沒做成。而中國建材屬于那種想到了,說到了,也做了,還把它做成了的企業(yè),這是難能可貴的。做企業(yè)需要想法,也需要花心血花時間去經營。我原來在北新一待就是23年,做廠長做了10年;在中國建材到今年做了16年,做水泥也有10年以上。如果沒有這些年的堅守,是很難做成事的。所以說,要想做事就得堅守,堅守住了才有可能把事情做成。

編輯:俞垚伊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wǎng)立場。聯(lián)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wǎng)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wǎng)立場

暫無評論

發(fā)表評論

閱讀榜

2024-12-22 16:26:14